小朋友不聽教? 7個家長要知小朋友感統失常現象
Updated: May 14, 2019
教小朋友問題何其多
我的小朋會咬人,已經咬傷很多小朋友及同學,老師都唔知點算?請問有什麼方法讓他不咬?
我仔仔很聰明,語言表達也很好,就是沒有耐性,凡事三分鐘熱度,點解會咁樣,應該點樣管教他。
醫生話我六歲仔仔只有三歲的智商,我應該點做好?
學校老師每天都要見我這家長,向我抱怨囡囡不聽話不聽教、過份活躍,但係我鬧又鬧過,打又打過,情況都係無變?

小朋友出問題,需進行感覺統合評估?
小朋友會有以上的問题,原因其實很多,感覺統合只是其中之一。我們應該深究的重點是詳細追蹤孩子的感覺、神經體系及大腦功能間是否有問题,而不是随便就認定孩子是感覺統合不良。最少要追蹤平衡感、前庭平衡、觸覺及身體協調方面是否有問題,我們才能做進一步的鑑定。
為什麼會有感覺統合不良
感覺統合原本是一種健康既情況。問題在於當感覺統合不良時,就會妨礙幼童神經體系的成長,導致學習困難及障礙。
但也家長會問,點解過去都無聽過這個問題,就係這十年有問題孩子多左好多。事實上,感覺統合不良現像就係一種現代疾病般,從城市化、物質化的都市生活、小家庭及怪獸家長出現,都是造成這情況的主要原因。
這一代的孩子有些就是「先天不足」,再加上「後天失調」。
如果以物質生活和父母親的關懷度黎講,小朋友係「命好」,但對於家庭父母的過度期望小朋友的未來發展,現代小朋友就是不幸,由於社會缺乏這方面的實際經驗,目前的教育學制及方法,都未完全追上小家庭的問题,令到小朋友在早年的成長環境中,容易產生左感覺統合上的缺陷。

7個兒童最常見的感覺統合失常現象
過度好動
小朋單單是好動和多動,不是代表就是感統失常,有些因為食物敏感、周圍環境影響同家長的誤導亦有可能出現太好動太活躍問題。如果在過濾完所有可能因素後,都找唔到過度活躍的原因,就可能是感覺統合失常。
動作不靈活
動作不靈活源自大腦運動區發展不良,這類小朋友在學習折紙和使用鉸剪方面特别困難,跳高和跳箱能力都會較差,唔敢玩鞦韆或走平衡木,甚至唔識打筋斗。
語言發展遲緩
語言能力包括發音技巧、詞彙認識及組合運用、語言邏輯的使用習慣、看書認字和寫字的能力,以及作文造句。另外,家長要留意聽覺的辨識能力,靠嘴唇、舌頭、聲帶、鼻音共鳴運用技巧影響發音是否正確。而詞彙的認知係靠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的綜合作用,而感覺統合能力出現問題,經常會影響這方面能力發展。
討厭被觸摸
是屬於觸覺敏感的情況。小朋友不喜歡身體被別人觸碰,如抗拒洗頭、沖涼、抓痕、剪指甲及換衫,嚴重受阻社交及人際開保發展。同時,通常會引起注意力不足及耐心不足等問題。觸覺過於敏感或遲鈍都有可能造成感覺統合失常,所以也常會有懶惰、笨手笨腳、精神散渙等情形。有些小朋友對痛覺和味覺特别不敏感,所以會有咬指頭、自傷及極端偏食、揀飲擇食的情況,我們需要長期的追蹤及觀察,才能確定原因。
膽細、 黐人、怕生保
小朋友對人對事因缺乏經驗 ,有害怕感覺都好正常,對某些動作特别手足無措,可能是情緒上的問題,家長不必特别擔心。但如果大多數同齡小朋友很容易就做到,而他好驚好怕嘗試,就要特别觀察。例如討厭搖擺的、唔敢爬高走低、上落樓梯有困難、唔敢去遊樂場玩、旋轉杯旋轉木馬都不敢坐等,如果重心不穩,容易跌倒,情緒起伏太大等情況,都是感覺統合失常的症狀。
反應遲鈍
小朋友反應太敏感和反應遲鈍經常是兩面睇法,可能對某些件事反應太極端,但在另一方面就會出現遲鈍現象。有時候身體固然是正常靈活,但對高度缺少危機意識,轉圈不會暈,對痛感也較少,有時有自虐現象,可能就是腦神經中樞感覺統合不良。
學習障礙
跟不上學習進度或有學習困難,是令好家長頭痛。有些父母錯誤認為不要給小朋友太大的壓力,其實是忽略學習異常的問題。小朋友有認字困難,可能是視覺神經不成熟,無法寫字,也可能是大小肌肉發展不良或手眼不協調造成,眼球移動困難,閱讀跳字跳行,也會造成注意力分不足。
我們提供兒童學習發展評估及治療服務,家長對於小朋友在學習發展有任何懷疑,歡迎查詢 facebook > m.me/hklinkinghealth
我們的團隊包括:精神科醫生、教育心理學家、特殊學習需要專家、心理輔導學家、教育人員、大學教授、家庭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、音樂治療師、遊戲治療師、戲劇治療師和其他不同專業人員。